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 > 港股 >
港股权证史上几个转折点
来源:互联网浏览次数: 整理:股票入门学习大学网

从1997年开始,股本权证渐渐隐退,香港市场超过99%的权证交易额都来自于备兑权证,备兑权证已经成为香港市场的主流产品。近年来,内地大型企业在香港上市,使得国企股备兑权证更受到投资者追捧。“九七回归”成为香港权证史上的里程碑。
1997:香港权证转折年

香港权证市场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最初,由上市公司发行的股本权证,是为了提高再融资吸引力。1988年2月首只衍生认股证在香港挂牌交易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如今香港衍生权证市场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的权证市场。

从过去的香港权证市场来看,普遍以股本权证为主,其发行量比衍生权证多,但成交金额反而比衍生权证较高。自1997年开始,衍生权证的数量开始上升,到2002年更是暴涨至647只衍生权证,全年成交金额更是快速暴涨,从原先最低的190亿港元升至最高的2640亿港元,升幅近14倍。

与之相反,股本权证的发行量在逐渐下降的同时,股本权证的金额也在渐渐下滑。从2003年全年成交金额来看,香港已成为全球上市备兑证(衍生权证)成交金额最高的地区,其每日的平均成交额已达10.7亿港元,遥遥领先于其对手德国及其他国家。单纯以香港市场而言,香港认股证占整体港股的总成交比率超过10%,说明了香港人相当偏爱认股证。到2004年更达到每日平均成交金额约20.8亿港元,相对2003年上升了91%,占大盘成交量的13.1%。如果以单日来计,认股证在2004年成交最活跃的一天,成交金额高达54.49亿港元,占大盘成交量比重约25.1%,也就是说,每投资约4港元于港股中,就有1港元是投资权证。

统计显示,2004年及2005年,香港连续两年稳坐全球权证交易量的第一把交椅;进入2006年,自1月3日至8月29日,香港备兑权证成交平均每日约占港股成交比重的21.4%。

2001:香港权证转型年

这一年,香港交易所为了促进衍生品市场发展,提高权证交易量,放宽了《上市规则》中有关备兑权证的规定,取消了发行限额的规定,放宽了权证增发的规定,简化了上市文件的内容,提升了权证交易透明度,引进竞争及更多权证选择。同时放宽了《交易规则》,规定了备兑权证发行人须为其发行上市的权证引入庄家制度,以此来提高流动性。放宽规则后,更多的发行商积极参与权证市场,投资者参与积极性也进一步提高,从此,香港权证市场迎来了大发展的时期。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权证市场个人投资者众多。这与权证发行商、交易所重视投资者教育不无关系。香港交易所、证监会以及备兑权证发行商都通过不同渠道,推广市场教育,增进投资者对衍生权证的认识,协助投资者了解衍生权证的风险及特点。投资者越熟悉权证产品的特点,就越有积极性参与。而参与的投资者越多,越促进发行商设计满足各类投资者需要的不同品种,由此形成良性循环,推动市场向纵深发展。

2007:QDII影响权证市场

QDII是合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的简称,是在我国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之下,有限度地允许内地投资者参与境外证券市场的一项过渡性的制度安排。

由于香港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成熟的资本市场,香港证券市场无疑是QDII的受益者。由于香港股市是全球性市场,较受市场资金推动。内地资金分流进入香港市场,对香港股市产生正面促进作用。一方面能增加投资者买卖港股的信心,带动港股交投活跃。另一方面,在资金推动下,部分港股涨势可期,并预计有三类股份可能受惠于QDII投资限制的放宽:其一,资金短线或留意H股A股存在较大折让的股票,如国寿、中石化、中行、工行及中信银行等;其二,资金亦可参与一些还未在国内上市的优质国企股如中移动、中海油以及中石油等;第三,对于中长线资金来说,投资者将可买卖一些国际性机构的股票,如汇丰等,待汇丰消化其美国业务的问题后,其业绩将可维持稳步增长,成为追求稳健投资的QDII的选择。

今天小编分享整理了港股权证史上几个转折点的一些见解,这个可能对您港股有一定帮助和参考,同时也谢谢来源于赢家财富网或股票767股票网站图片及文字支持,帮我们学习炒股知识,提供更加便利的学习途径。

声明:港股权证史上几个转折点的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个人观点,于本站无关。

随便说说

评论精选

    还没有相关评论,快来抢沙发吧!